經營項目自由,準入門檻低,消費人群穩定……社區餐飲的固有優勢讓其成為創業的熱門之選?!爸灰鐓^不倒,就有社區餐飲的生存空間”,話雖如此,真正做起來時也會發現,社區餐飲的優勢明顯,制約社區餐飲發展的痛點也非常明顯。
社區餐飲面對的流動人口相對較少,日常營業主要依靠常住人口消費,這便意味著,成功的社區餐廳需要一定基數的社區人口支撐;其次,各個地方的政策一般都有規定,餐飲店與居民樓的直線距離須達到2、30米以上,且需要周邊居民的簽字才能開;社區餐飲的性質使然,離社區出入口太遠的餐廳會自然而然地被“圖方便”的居民所淘汰……
所以,選址,是阻礙社區開店路上的第一個難題。
店開起來要做什么?東門有了米線、南門有了燒烤、西門有了酸辣粉、東門有了麻辣燙……在考察市場時,很多人會發現,熱門品類幾乎都已被搶先。想要避免同質化競爭,首先就要做品類創新。
酸辣粉有了,但正宗的特色酸辣粉+小吃沒有;米粉有,但不是每一種米粉都叫八方漁蛋米粉……通過細分或是餐品創新來進行品類創新,是社區餐飲形成差異化優勢的重要一環。
目標消費人群使然,相對于購物中心餐飲,社區餐飲有著更高的價格敏感度,這就要求,社區餐飲要具備一定的性價比才能吸引回購。
所以,怎樣從供應、管理等方面“節流”,又怎樣從營銷、品質等方面“開源”,以實現“薄利多銷”,是社區餐飲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
近兩年,海底撈、星巴克等餐飲大牌紛紛開始布局社區市場,這些自帶IP的大牌對社區餐飲市場形成了極大的沖擊。
那么,散店如何與這些有著供應鏈、品牌影響力等優勢的大牌分庭抗禮,大牌又將如何快速轉變社區居民針對散店的固有消費習慣,還將有一場大戲上場!
社區餐飲從來不是新市場,人們看到的新發展,只不過是社區消費與餐飲發展的新變化。
社區餐飲之所以成為餐飲業的“新風口”,便是因為這些變化正在向著利好的方向發展。在這種背景下,餐飲人要做的便是把握利好,看清趨勢,再結合自身實力形成餐廳發展的優勢!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