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如果本身不錯,只要團隊能適時調整并小有成就,這時投資人完全可以追加投資,這里我們就來談談品類的產品對比與功能對比。
穩健性投資人可能更喜歡產品是基于已有市場的已有產品做改良或者升級,對于一個已有的市場,即使它是紅海,這也意味著項目落地時就能擁有龐大的客群基數,也意味著產品不需要教育市場,只需要對已有市場的已有需求進行重構和升級即可,這是一種可見的確定性。
但如果項目的產品完全是開發了一個新市場,這也就意味著更大不確定性,在投資人眼里,不確定就等于風險,那該項目自然也難以拿到錢。
對于風險型投資人來說,不怕項目進入的是一個不確定性的市場,就怕進入的市場不存在。對于通過改良已有市場下的已有產品來進入新市場的行為來說,穩健型投資人也擔心其產品的更好與不同可能也是一種假象。
而在其中,無論哪種投資人對于已有同質化產品的項目基本不屑一顧。在安索夫矩陣中,已有產品進入已有的市場,這意味著同質化競爭,新玩家基本難以賺到錢;如果用新產品進入一個新的市場,也擔心面臨創新過度、需求難以培養等問題,這叫門店方的“自殺象限”。
簡單看,餐飲業項目的產品對比有幾個方面,一是不要同質化,以避免價格競爭;二是不要創新過度,避免花太多錢去培養一個可能不存在的市場。接下來,就得回到產品,看看其是否解決了市場問題、滿足了顧客需求,此處對比的是需求和場景的匹配程度,也可簡稱為產品功能檢驗。
功能對比
功能對比一是從品類出發,找到消費者與品類消費場景的關聯,比如說快餐的調性是飽腹,門店就不要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也不能快餐的呈現/定位卻收了正餐的價格;正餐的需求比較多樣化,比如說請客、聚會、對自己好一點等,此時如果飽腹不是第一需求,那門店就不能通通上大份菜,得考慮菜品的搭配和組合,更得考慮用餐環境與氛圍等。
知道了消費者對品類的需求后,回到項目本身,就得考慮產品的功能。以快餐來舉例,兩家都是快餐,除了菜品差異外,在飽腹的需求上,門店的產品提供了哪些功能?
比如說快餐都是為了飽腹,可能服務差、口味一般、擺盤等方面根本就無法花心思?;谛袠I痛點,顧客表面見怪不怪,但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其它的想法,所以說,從需求本身出發,解決痛點的呈現,這就是項目產品提供的功能。
產品功能就是項目本身的亮點也是價值點,不過也不能完全靠自嗨,價值點還得落地,比如說某快餐項目的價值點是飽腹又能以口味制勝,更能照顧擺盤和顏值,這得益于團隊背后的廚師實力。
這里就要考慮廚師實力的成本,如果創始人認為招聘一個大廚就能解決這個成本問題,那多半不靠譜,除非創始團隊中就有這樣的人才。
所有項目的優勢千差萬別,但優勢背后的思考大多相同,考慮的是項目制勝因素是否把握在創始團隊中,且可標準化并復制下去。否則,無論前面說得多好,落地時一旦這個“制勝因素”流失,項目就差不多廢了,一個沒有價值點或者價值點不可控的項目,基本難以存活。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